“近期,我们乡纪委编制了三本手册,对村级小微权力、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村干部廉政风险防控都作了一定规范说明,还组织我们各村监委会主任参加了县纪委监委、县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履职能力培训班,这对我们今后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再也不会有不知道怎么干的担忧了!”近日,培训结束后马蹄乡长岭村纪检委员、监委会主任武雪全感慨道。
近年来,马蹄乡纪委立足监督主责,聚焦基层治理关键环节,以制度化规范、透明化公开、常态化监督、刚性化执纪四举措为抓手,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让清廉之风融入乡村日常。
以制度促规范,让监督管理有章可循。乡纪委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结合村情实际精心梳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集体“三资”管理、党组织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等关键领域高频权力清单事项,编制《马蹄藏族乡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手册》,绘制通俗易懂的“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推动村级权力规范化、清单化、阳光化;结合村干部岗位特点和风险隐患编制《马蹄藏族乡村级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有效预防和化解廉政风险,使监督管理从“凭经验、靠自觉”转向“按制度、依程序”,从源头筑牢规范用权的防线;编制《马蹄藏族乡村级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明确监督职责与流程,不断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及监督质效。
以公开促公正,让权力运行阳光透明。严格村级公示公开,督促各村每月定期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录入三务公开内容,推行“事前决策+事后结果”双公开机制,明确规定重大事项必须经“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同步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对工程款支付、惠民补贴发放等群众关注事项,实行“逐笔公开、逐户核对”制度,让权力运行有章可循、全程留痕。同时乡纪委畅通监督渠道,让农牧民群众从权力监督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依托微信公众号搭建线上监督入口、公开举报电话、设置线下意见箱、定期走访入户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主动发现问题,让农牧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解决的结果看得见,不断提高其监督积极性,着力营造“群众愿监督、监督有实效”的良好氛围。
以检查促整改,让日常监督全程闭环。针对村级事务繁杂、监督力量分散的问题,乡纪委实行“纪委包片+交叉互查”监督模式,将全乡划分为3个监督片区,整合乡村两级监督力量,由乡纪委带队,联合各职能部门,组织各农牧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定期开展跨村交叉检查,重点核查村集体“三资”管理、项目建设、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群众关切事项,建立“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回头看验”闭环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下发监察建议书并限期整改。今年以来,通过常态化监督下发督查通报9期、监察建议书1份,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43个,有效压缩了基层“微腐败”滋生空间。
以执纪促担当,让实干作风蔚然成风。乡纪委坚持“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针对某村村干部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违反组织纪律的1起案件,乡纪委给其党纪处分,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有效震慑。同时将警示教育作为促进干部担当作为有效抓手,用身边案例讲纪律、谈责任,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次、开展“干部大讲堂”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4场次,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推动干部将警示教育成果转化为履职动力,主动扛起岗位职责,形成“人人思担当、个个尽职责”的干事风气。
该乡纪委书记表示:“规范小微权力核心在‘晒’,关键在‘管’,根本在依靠群众。我们将持续深耕基层监督责任田,用清廉建设护航乡村振兴,让‘干部清白、村务清爽、群众满意’成为基层治理常态,让小微权力真正规范运行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