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866万元,占预算31588万元的100.88%,同口径增长7.44%,超预算278万元。财政支出完成211715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88.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6376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87%。
【支出管理】 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优化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2023年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4%。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优化资金分配流程,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落实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716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财力支撑。下达农综改资金771万元,优先安排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各类项目19个,惠及6个乡镇、20个行政村。落实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发放草原生态补奖、退牧还草补助等50项惠民惠农资金32952.22万元。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全县“三公”经费支出689.8万元,清理盘活存量资金26994万元。
【财政改革】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动态预警监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组织全县122个预算单位收集基础信息和项目库信息,完成预算执行的上线和运行工作,顺利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3.0系统数据衔接过渡。全年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3.0系统实现支付20.66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金额14.9亿元,授权支付金额5.76亿元;专户支出132笔3.9亿元。落实政府采购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互联网+政府采购”体系,依法依规处理投诉案件,开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工作,提升采购质效。推动预决算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对全县48个单位预决算报告进行公开,2023年预决算公开率达100%。
【预算管理】 强化预算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2023年评估评审预算项目102个,评审资金34144.33万元,审减率1.67%,节约财政资金569万元。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对红湾寺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局等6个部门单位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对肃南县“一廊两带”及南北坡造林绿化管护、农业保险、公车运行维护费、肃南县殡葬服务中心建设等13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资金达7.22亿元。评定优秀项目3个,占绩效评价15.79%;评定良好项目15个,占绩效评价78.95%;合格项目1个,占绩效评价5.26%;无不合格项目,总体评价较好。
【国有资产监管】 优化资产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实现资产处置申请、审批、批复网上“一站式”服务。2023年,对全县41户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批复报废、划拨和拍卖处置资产2561.71万元。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登记资产总额 30.47亿元,负债总额0.79亿元,净资产总额29.68亿元;全县公共基础设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22.98亿元。
【化解债务风险】 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正确处理举债与发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政府债务率维持在绿色安全等级,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聚焦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政府过紧日子、基层“三保”保障、规范国库管理、加强资产管理、防范债务风险、治理小金库、涉农资金管理8项重点任务,组织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涉及48个部门、121个单位,覆盖率达100%。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优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功能,实现采购预算编报、意向公开、计划审核、合同备案等工作全流程线上办理,提高政府采购业务工作效率。2023年完成政府采购额22038.54万元,节约资金150.84万元,节约率0.68%。推进政府采购网上商城采购工作,115个预算单位注册并开通采购账号,审核通过28家供应商入驻网上商城,网上商城订单数量991 笔,合同金额729万元。发挥政府采购投诉举报受理电子邮箱作用,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政府采购质疑投诉流程,实行政府采购投诉举报线上线下同步受理,优化政府采购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流程,建立公正、透明、高效的政府采购投诉举报处理机制。2023年,调查处理投诉3起,处理审计移交行政处罚4起。
【国有企业管理】 突出高质量发展,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马蹄寺文化旅游公司等13户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底数,为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奠定基础。推进国有参股企业皇城煤炭公司和红湾寺煤炭公司的清算注销工作,推动国有资本退出。实施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示范创建行动,健全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内控体系,成立国有企业党委专司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下派国有企业党建指导员,具体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党支部前置研究公司“三重一 大”事项,强化党建引领,逐步健全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坚持党员分类管理,开展设岗定责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