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共青团肃南县委为群团部门,内设青年联合会、少工委、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办、希望工程办公室。全县共有团组织229个,其中团委12个,团工委1个,团总支4个,团支部194个,毕业生团组织18个。现有团员1929名,其中少数民族团员1156名,占比59.9%。
【青少年思想引领】 打造“青年夜校”,开展理论学习20余场次、“青年大学习”33期,参学人数4.2万人次。利用县域内红色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青少年暑期实践研学活动、“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集体舞大赛等主题活动20余场次,打造具有肃南特色、共青团标识的实践育人新IP。选树表扬“两红两优”、“青年文明号”等各类先进个人83名、先进集体45个,其中推荐评选省级以上优秀个人5名,甘肃新洲矿业有限公司浮选车间被命名为2021年度甘肃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依托团属新媒体阵地,引导青少年参与“石榴籽一家亲”、“最美肃南之声”网络评选大赛等线上活动20余场次,参与点击量达3万余人。创作发布《我与团旗合个影》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微视作品40余部,发布各类信息动态470余篇,阅读、转发量达10万余次,被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登采用15条,中央媒体刊登2条。
【青年志愿服务】 组织青年投身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开展“新青年·助振兴”网络直播带货活动,推介提升肃南县“甘味”农产品品牌和市场知名度。开展肃南县“乡村振兴·奋斗有我”演讲比赛,着力提高驻村干部综合素质。围绕肃南县建设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工作部署,积极对接上级团组织落实10项扶持肃南县青年发展政策。激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基层社会治理等“主战场”,推进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2022年新注册青年志愿者1962人,组织开展“暖冬行动”、“七彩假期”、“爱心助考”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次。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等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参与青少年达2000余人次。配合县人社局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青年提供岗位介绍、技能培训、就业政策等公共就业服务,为民营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搭建平台。依托“团团帮就业”线上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团团帮就业 公考大课堂”,及时向毕业生宣传和解读特设岗位计划、中央基层项目、研究生招生计划、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等政策,为青年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结合“我为青年做件事”,开展“家燕归巢”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为63名肃南籍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21个。对接招募2022—2023年度西部计划志愿者2名。
【服务青年发展】 全面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召开肃南县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统筹推进各领域青年发展工作,研究确定贯彻落实《规划》重点任务,制定出台有关青年教育、加强人才引进等政策文件38个,建立上下联动、各方协同、齐抓共管的青年工作格局。进一步摸清失管、失业、失独青少年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青少年情况,实行“一对一”分类帮扶、结对关爱,建立起关爱帮扶、救助保护的长效机制。注重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广泛吸纳成功企业家、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青年创业典型,组建青年创业导师队伍。组织全县农业领域、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和新农村建设领域的各行业从业者积极参加全省“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青年人才网络培训;组织实施肃南县“青年夜校”、肃南县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行动,按照“有阵地、有导师、有组织、有活动”的工作思路,构建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体系。推进“我为青年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肃南县“草原盛夏·为爱而来”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扬帆计划”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
【基层组织建设】 探索完善党建带团建、队建制度的实践路径,配齐配强专挂兼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开展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年内团员中推优入党10名。强化基层团干部素质能力教育培训,实施团员先进性评价激励、团内荣誉激励等机制。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之家”12个,持续深化团代表联络站工作机制,发挥好青联、青志协“两轮驱动”作用。加强全县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一乡镇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目标,采取分级抓点、逐层推进的办法集中开展转化提升和组织整顿,在5个重点领域开展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打造基层团建示范点8个。推进“两新”组织团的建设,年内成立宝鹿出租车公司团支部,填补新业态、新领域青年群体团建空白,提升团组织覆盖率。研究制定《肃南县关于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4个方面17项内容。推行村团支部书记兼任村文书模式,建立村团支部书记工资报酬与村干部工资同步增长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健全团组织书记“2+1+X”考评管理体系,构建体制内外团干部成长激励机制,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县委党建考核,进一步规范团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团员发展等工作,激活基层团组织“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