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培训】 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进一步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同共建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科协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联合县委党校开展乡村振兴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和肃南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暨文化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联合县人社局开展以刺绣工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担保培训。组织动员农牧民群众积极参加“践行科技为民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
【科普惠农】 联合县委宣传部、科技局开展“学党史、悟思想、讲科学”微信有奖科普知识竞答活动,累计有效答题人数5614人,累计有效答题人次为15960人次。争取市级农技协转型升级项目和地方政府扶持农技协发展奖补资金6万元,对桦林生态养殖联合会、振兴种植养殖协会、巴丹吉林锁阳种植联合会、欣瑞养殖协会等农技协予以3万元补助。
【科普志愿服务】 按照《肃南县科技科普志愿者服务制度》要求,健全科普志愿者活动台账记录、奖惩机制和档案管理等,深入乡镇、社区、农牧村开展科普报告、咨询、辅导、讲解等科普志愿服务,解决困难群众在就医、教育、养殖等方面的难题。2021年,组织医疗卫生领域科技科普志愿者开展健康义诊服务15次,义诊人数350人次;组织教育领域科技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展品讲解服务21次,服务青少年1200余人;组织畜牧领域科技科普志愿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服务17次,培训人数830余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志愿者开展科普志愿服务。
【科普宣传】 围绕“全民学雷锋·共创文明城”主题,以文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活动载体,分别在大河乡、皇城镇、全民健身中心、县城中心广场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和农牧民群众集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乡村振兴、富民惠农、禁毒、普法、反邪教等知识,发放《食品安全健康知识》等各类科普宣传资料1.1万余册,累计展示科普宣传展板60余块,悬挂横幅8条,展示智能机器人科技表演3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万余份,受益群众达1.3万余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组织科普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创城手册”和肃南县市民文明公约0.2万余份,开展交通劝导12次,提高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意识。在“肃南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和抖音公众号定期上传最新、最前沿的热点资讯和科普知识,组织动员各乡镇科普信息员转发“科普中国”相关文章。微信公众平台转发分享“科普中国”文章750余次。
【青少年科普教育】 组织各学校师生参加省、市、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征集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97件,评选出31件优秀作品参加张掖市第十二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对获得第五届肃南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69名学生和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表彰奖励。为肃南县第二幼儿园配备价值2万元的阿尔法智能机器人3台。组织科技志愿者到红湾小学、肃南二中等学校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向学校师生展示阿尔法机器人、坦克机甲和大疆无人机,让师生体验VR眼镜3D虚拟世界。截至年底,举办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联合县图书馆举办“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和美术摄影展活动。为不断开阔青少年的科技视野,挖掘和建设了气象局、科技馆等一批新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组织“三校一园”师生800余人分批次走进科技馆、气象局,参观体验探索星空、人工智能等科普展区,观察了解人工增雨发射平台、天气预测观测站等气象知识。
【学会工作】紧紧围绕牧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民意事前“配菜”、结合需求积极“送菜”、结合责任严格“评菜”的工作模式,让技术培训与县委决策合拍、与政府发展合力、与公众需求合意、与科协职责合适。联合市科协在皇城镇、明花乡等乡镇举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产业发展有关专家,围绕肉羊饲养管理、优质牧草种植、高山细毛羊繁殖技术等开展专题培训,农牧村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社员等300余人参加培训。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举办肃南县“最美科技工作者”宣讲报告会,宣讲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掖代表——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刘贤德同志《祁连山的守护者》的典型事迹,基层农技协、科技特派员代表、企业科协、合作社代表共40余人参加。在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对教育、畜牧、林业等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