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肃南县规划纲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十四五” 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4-07 09:40:00 背景色:
索引号 620721003/2022-00095 发文字号 肃政办发〔2022〕34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肃南县政府办;肃南县教育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04-07 09:40:00 是否有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省市驻肃)各部门、单位: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肃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6日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依据《甘肃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张掖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教育事业发展基础和内外部环境

“十三五”时期,全县教育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发展基础

1.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指示要求为统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工委进一步强化工作指导,着力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启动实施“红烛先锋”党建品牌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双培养双促进”工程,党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2.各类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县域教育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持续推进远程直播课堂教学,深化新课程改革,强化英语、数学、物理等薄弱学科教学,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重大突破。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02%以上,高考总录取率达到98.34%,其中一本院校录取率达到42.75%。职业教育打造省级骨干专业民族音乐与舞蹈、市级骨干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全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肃南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依法保障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连续五年实现了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和“一个比例”。2016-2020年共投入全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1560万元,其中:2016年10818万元、2017年11849万元、2018年10658万元、2019年13203万元、2020年15032万元。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教育,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50%用于教育,县财政按教师工资总额的1.5%预算教师培训经费,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县级配套资金按时足额配套到位,教育投入逐年增长。

4.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积极争取中央“改薄”专项、校舍改造长效机制、高中普及攻坚计划、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教育现代化等项目资金9460万元,累计投资12642万元改善办学条件,补齐教育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学前教育阶段,完成投资4523万元,新建肃南县幼儿园(裕昌校区)、皇城幼儿园、明花幼儿园第二保教楼和祁丰、泱翔、铧尖幼儿园教学楼6幢,新增园位750个。义务教育阶段,完成投资5001万元,新建红湾小学、明花学校、泱翔小学、大泉沟小学教学楼4幢,泱翔小学、铧尖明德小学教师周转宿舍楼2幢,新建乡村高标准塑胶运动场4个,餐厅3个和村校卫生厕所3个,实施煤改电及电力增容项目10所。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投资2287万元,新建肃南一中教学楼,实施肃南一中校园文化广场提升改造项目和教师公寓及餐厅改造项目。职业教育阶段,投资831万元,新建高标准塑胶运动场1处,实施县职教中心网络改造项目。特殊教育阶段,投资60万元,新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4个,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5.教育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严格落实学校公用经费15%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全县建成教育城域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覆盖率达100%,信息技术教室、多媒体教室和触控一体机等现代教育设备覆盖率达100%,百兆宽带覆盖率达100%。创建信息化示范校2所。实施互加计划“美丽乡村公益课堂”和“乡村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公益项目,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乡村学校课堂。全县各学校共有计算机1048台,生机比达到4:1,师机比达到1:1,全县共有图书16.8万册。建成集录播教室、标准化中考考场、教育视频会议室“三合一”多功能教室,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辐射中小学的综合性教育网络系统。

6.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印发实施《肃南县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培养机制更加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更加健全,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建立起“绿色通道招聘引进补充、城区中小学定期遴选补充、乡镇校长教师支教交流补充、大学毕业生见习实习补充”的师资补充机制。“十三五”时期,共录用教师41人,其中,公开招聘(引进)32人、县内事业单位招考录用5人、特岗计划4人,其中硕士占10%,本科及以上占100%;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评选活动获奖177人(次),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论文620余篇,有16项科研优秀成果获省、市级奖励,通过省、市级鉴定的科研成果67项;通过高端引领、骨干示范、岗位练兵等多种培训形式,完成国培、省培和其他省市县级培训共计6674人次。培养陇原名师2名,张掖名师1人,特级教师2名,县级名师4名,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95名。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生均200元绩效管理经费,班均300元基本班贴和生均3—6元奖励性班贴。

7.教育综合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制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条例》《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实施意见》《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推进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对口支援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和《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确保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顺利推进,为全县各类教育持续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出台《肃南县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肃南县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肃南县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教师编制、调配、职称、聘任四个统一的重要改革内容,在职称评审中的受益教师达402人(次)。严格控制全县教职工编制总量,做到有增有减、编随人走。健全完善教研制度,推动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成立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和中小学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学前教育8个网络教研室,扎实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深入实施“四级”督学责任制和“四督四必须”工作机制,全面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探索建立了“1234”(一个利益共同体、两条督导途径、三支督导力量、四张清单)督导模式,实现中小学校、幼儿园挂牌督导全覆盖。

8.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坚持实行“三免两补”政策,将研究生纳入奖励救助范畴,建立10年高等教育奖励救助体系。“十三五”期间,共投入“三免两补”资金2953.62万元,救助、奖励大学生(研究生)362人,发放救助奖励资金205万元,为2030人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269万元。全面实施农牧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切实将其打造成民生工程、放心工程、阳光工程。梳理7类32项教育扶贫惠民政策(肃南县地方性财政教育惠民政策17项),出台《肃南县教育局控辍保学工作方案》《肃南县中小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制度》《肃南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健全行政督促复学和联控联保长效机制。让肃南县贫困家庭中每一名学生从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最高可享受79848元的免补资金。

(二)基本经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民族教育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一是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学校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全面从严治党;二是必须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确保安全和谐稳定;四是必须坚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五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六是必须坚持不懈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提高育人水平,为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七是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师生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营造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的社会共识和浓厚舆论氛围;八是必须坚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从民族教育发展方面看,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态势,县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教育差距亟待缩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提速,教育创新与服务潜力尚未更好释放,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

从县域内教育发展总体上看,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也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面向现代化的民族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育人方式需进一步转变;充满内生动力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教师育人育德的关键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提升整体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质量导向,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自治县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考验,谋划好、发展好“十四五”教育事业,关系全县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公平为导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党建为保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委关于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线,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内生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优化教育结构,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肃南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自治县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强化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为全县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2.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3.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深化职普融通和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4.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充分调动全县各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利用县域内教育资源,广泛借鉴省内外和周边市县先进经验,通过改革创新解决难题、激发活力、创新发展。

5.坚持人民至上。适应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全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率先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把肃南教育办成全省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倾力打造“小而美、小而优”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示范县。

2.具体目标

(1)学前教育。到2025年,形成更为完备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优质学前教育范围明显扩大,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

(2)义务教育。2025年,办学水平实现优质均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100%,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现代化,通过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育人质量。

(3)高中教育。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考一本录取率在原有基础上逐年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形成具有鲜明民族和区域特色的办学模式。

(4)职业教育。到2025年,县职教中心实现优质达标,建设2至3个市级骨干专业和1个省级骨干专业,培育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支持教师利用多种途径参加技能培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职普比趋于合理。

(5)特殊教育。到2025年,各学校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制度逐步完善,各类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残疾学生(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6)继续教育。到2025年,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畅通、场地管理有序、经费投入到位、保障措施有力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依托国家开放大学肃南学习中心,以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非学历技术技能培训和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为抓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覆盖城乡、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办学与服务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在全县上下真正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可学”的良好局面。

(7)校外教育。到2025年,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8)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到2025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做好普及,基本形成符合肃南实际的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教育体系。

(9)师资队伍。到2025年,形成完善的教师补充培养培训机制,教师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建成一支“教得好、留得住、下得去”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师队伍。

(10)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迭代升级、更新完善和持续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期、全面的发展。加快完善全县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积极接入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四)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肃南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实现“教育强县”目标,教育事业迈入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进程,初步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办学水平、重点院校上线率将大幅跃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倾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民族教育。

三、发展任务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内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干部、党员、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党建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责任制,使中小学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2.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深入推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水平,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注重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折不扣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等制度,持续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逐级完善责任清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举措,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监督执纪问责。聚焦主业、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强化警示教育作用。完善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推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加强党对学校工青妇工作的领导。教育系统工青妇组织要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总要求,配合开展工青妇工作改革。各学校工会组织要把竭诚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期组织工会活动,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扎扎实实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创新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努力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各级学校妇联组织要拓宽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手段,帮助广大女教师排忧解难,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使妇女工作常做常新。

(二)健全立德树人育人机制

5.健全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按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落实《肃南县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开设好思政课,推进甘肃省屈军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与各中小学结对共建,在县域内、学校内、学科内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形成具有“肃南特色、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小幼一体的德育体系。

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培育全县各族师生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扎根青少年心中,推动“四史”教育进校园活动落细落实。创建10所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7.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挖掘和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确保中小学开展好德育活动作为强化理想信念的基础课程。推动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学习教育活动,形成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衔接、常态开展的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绿色文化及土壤污染防治、河湖(森林)湿地保护管理教育细化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化节水节电节粮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创建10所国家、省、市级文明校园。

8.培育良好思想品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导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感、法治意识、道德修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渗透到学科、教学、教材、管理各方面,实现课程育人、教材育人、课堂育人、管理育人。引导青少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各类研学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社会、走进基层,培养责任心和公益心。着力加强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9.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0.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强化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育人机制。完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让每个学生掌握1-2项可持续锻炼的运动技能。健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美育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美育援教活动,确保让每个学生掌握1项音乐类表演技能和1项美术类创作技能。突出研学旅行、考察探究、社会服务和职业体验,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创建10所国家、省、市级快乐校园、体育特色学校、绿色校园、健康学校和乡村温馨校园。

(三)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11.普惠领航发展学前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肃南县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方案》,通过科学制定规划、优化办园布局、调整办园结构,坚持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有效扩充城镇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高水平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加强幼教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大幅增长。集中学校、社会力量加强家长培训,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12.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学校章程,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素质教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乡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上学、上好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培养学生质量明显提高,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13.创新卓越发展高中教育。对标《甘肃省卓越高中建设方案》,加快肃南一中特色高中建设,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坚持高中新课改,加强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研究,借力“互联网+”发展机遇,深入推进网络远程直播,以质量提升遏制高中优质生源外流。进一步构建以裕固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传承为主要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肃南一中省级“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学校”建设成效日趋明显,高考本科上线率和重点院校录取率稳步提升。

专栏3 普通高中提质计划

14.融通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全面落实“职教二十条”和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甘政发〔2020〕38号)精神,传承和弘扬艾黎职业教育理念,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地位,确保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落实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稳步扩大职教办学规模,完善招生机制,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优化专业设置,以“旅游+民族艺术”“学前教育+民族艺术”为抓手,打造复合型专业,全面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从2021年秋学期起,停招教育类学前教育专业,将其转设为幼儿保育专业。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

15.注重加强理科教育。健全提升小学科学探究室、中学理科各学科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开齐与理科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优质理科师资引进工程,按照理科教师紧缺的实际,科学合理设置招聘岗位,实施精准招聘,加大理科教师补充的比例。实施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名师引领工程。协调省、市内相关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中小学理科骨干教师赴本县支教,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积极建立理科教师专家库和名师工作室,选派一定比例优秀理科骨干教师轮流到本县农牧村学校支教,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强化理科教育科研力度。制定“理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计划,采用“一线专家示范课,一线专家说评课,一线专家学术讲座”的“三个一”培训模式和巡回讲学活动,提高理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邀请第三方,定期对全县理科教学质量实施监测,注重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为理科教育质量“诊断把脉”。

16.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坚持“随班就读为主,送教上门为辅”的原则,建立残疾少年儿童“一人一案”的学籍档案,落实“一生一案”送教方案,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有较大提升,确保“全覆盖、零拒绝”。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优化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17.加强和改进健康教育。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改进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完善师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能力。在现有基础上争创省级A类心理咨询(辅导)室2个。推进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工作,实施教室照明改造达标计划,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到2025年,实现全县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人数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强化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

18.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教育。充分发挥人口较少民族教育研究陇原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探索开展骨干教师“巡回教学”的走教新模式,坚持举办肃南县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教师培训会、民族语言教学成果展示和优质课评选活动。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教育不断加强,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基本形成符合肃南实际的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教育体系。

19.全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紧紧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出台《肃南县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体制。坚决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规范汉字书写等系列活动。抓住幼儿时期的语言学习关键期,着力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定期开展语言文字培训,不断优化语言文字环境。创建17所省、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

(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合理规划学校发展布局。2022年,康乐明德学校初中部、马蹄学校初中部学生并入肃南一中,保留小学部,乡镇九年制学校初中调减40%,保留皇城镇、祁丰藏族乡、明花乡3所乡镇九年制学校。2025年,依据农牧村人口变化实际统筹将铧尖明德小学高年级(3-6年级)学生并入肃南二中,保留低年级(1-2年级)。将大泉沟小学高年级(3-6年级)学生并入马蹄学校,保留低年级(1-2年级)。在张掖城区异地新建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部)。

21.纵深推进城乡捆绑发展。全面落实《肃南县推进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对口支援捆绑式发展实施方案》,探索推行城、乡、村幼儿园一体化、集团化管理体制,持续开展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逐步缩小城乡中小学(幼儿园)之间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差距,巩固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乡村骨干教师培养选拔,提高培训覆盖面,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22.深入落实交流轮岗制度。修订完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乡村学校教师置换交流跟岗研修方案(试行)》,采取调动、支教、跟班学习等方式,通过高端引领、骨干示范、置换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建立完备的紧缺教师公开遴选和城乡校(园)长、教师双向交流工作机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23.坚持师德第一标准。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师德教育宣传力度,严厉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确定每年9月为“师德师风宣传月”,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等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构筑覆盖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师德建设制度网络,推动学校针对师德建设突出问题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和分析研判,严格落实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和追责问责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坚持开展“四方测评”,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岗位)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纳入教育督导和对教育工作的评价范畴。

24.不断优化师资配备。贯彻落实《肃南县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加强本土化“名师”“名校长”的培养,采取外派挂职、跟岗研修、置换交流等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骨干教师。深入探索建立骨干教师农村学校支教服务期制度,将在“两类”学校任教经历作为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推动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建立幼儿园教师动态补充机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保健员短缺问题,着力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充分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城镇学校的实际需要,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

25.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按需求、多层次、多渠道推进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建立中小学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健全强化学校教研制度和机构,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实施教师基本功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治理能力五大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全面开展依法治教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现代教育治理的意识和能力素养,积极构建集中学习、轮岗练兵、捆绑发展,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生态型教研训模式。

26.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为指导,修订完善《肃南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五年发展规划》,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分层、分类、分科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深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校本+项目、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课程和研修方式,健全县、乡两级教师发展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教师培训项目,完善覆盖全员、分层施训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优质培训专家资源库和课程库。

27.不断提升教师待遇。明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着力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完善教师职业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乡村教师津补贴制度、骨干教师和名校(园)长奖励机制,不断完善教师住房和医疗保障机制。不断提升班主任待遇,实行班主任荣誉制,确保乡村教师安居乐业、舒心从教。完善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加大在评优晋级、职称评聘、骨干教师聘任等方面对乡村教师的政策倾斜力度,定期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和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进行对比测算,切实保障乡村教师各项待遇落实到位。坚持慰问探访退休教职工制度,保障退休教职工合法权益。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28.全面深化教育科研。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县域教研部门的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县、校两级教研工作体系,配齐建强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完善网络教研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构建完备的以集体备课、网络示范课、推门听课、主题研讨为一体的特色教研新模式。

(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29.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学前教育围绕科学保教、规范发展,全面落实《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方案》,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围绕质量提升、优质均衡发展,严格按照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校形成教学管理特色,健全教学管理规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教育围绕育人方式转变、课程改革、多元特色发展,探索实施选课走班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高中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建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指导体系。职业教育围绕深化职普融通、创新发展,完善贯通培养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改革职业学校教师招录机制。

30.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强和改进县域教育工作年度考核评价工作,完善评价内容和指标,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建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努力与成效相统一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推进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推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31.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按照“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的原则,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盘活教师资源,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激情。探索“大学区”管理模式,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在城乡、校际间合理流动。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重要内容。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32.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以体艺“2+1”为抓手,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校内劳动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家务劳动习惯养成,加强校外劳动实践体验,按龄分段确定劳动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评价。

33.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出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健全教育督导机构,理顺督导管理体制,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督政和学校督导工作,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教育格局。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持续落实县教育工委领导下的“四级”督学责任制和“四督四必须”工作机制,深化完善“1234”教育督导模式。

(七)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34.提档升级信息技术装备。推进传统技术装备的迭代升级,大力推动融合校园文化、融通校内外数据资源、支撑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实现校校建有新型教学空间,有力支撑课程改革实施和育人模式变革。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推进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35.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稳步推进学校网络基础设施与多媒体终端配置的更新换代。不断优化教育城域网网络资源配置,创新智能化校园建设新模式,重点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融合创新、学习方式的实践变革等领域,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学校发展、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坚持以先进技术助推教育发展,探索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未来学校。全面构建支持泛在化学习的智慧校园环境。

36.不断提升应用能力。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以及网络推门听课、学科培训讲座、互动研讨交流等教研活动基础上,探索构建适用于教师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培训进修的人工智能支撑体系,助力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者信息素养。

37.共建共享网络优质资源。各级各类学校在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100%的基础上,推进 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支持 IPv6用户访问。持续利用“三通两平台”,创新教育大数据应用。提升远程教学和直播教学水平,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推进中小学智能化考试系统的开发,指导全县师生开展深度应用,并持续迭代优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减轻教师负担,真正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与学。

专栏6 教育信息化共享融合创新发展行动

(八)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环境

38.加强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考试纪律、生活纪律,树立良好校风校纪。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整合利用资源,探索学校和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39.改善社会育人环境。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和改进网上宣传,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手段,为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加强教育公益宣传,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持续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参与监督和遏制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坚持开展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综合治理行动。

40.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强化家长教育,普及家庭教育常识,引导父母做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促进青少年人格养成、心理健康成长。依托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大力实施“现代家长教育工程”,聘请优秀德育教师、优秀家长组成家教讲师团,深入社区、农牧村、学校举办家教专题讲座。

41.深入推进社区教育。依托“牧童之家”有效组织开展以阅读长知识、阅读增智慧、阅读树理想、阅读育人格为主题的家长伴读、亲子阅读活动。依托国家开放大学肃南学习中心,推动社区教育健康规范发展,构建更加灵活开放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成人教育,形成服务全面终身学习的合力,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

(九)构建校园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42.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体制,定期修订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提升校园安全智能化防控水平,建立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乡镇、社区相衔接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升重大突发事件的研判预警、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性侵害”等侵害学生的有效体系,防范涉生涉师涉校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全县学生的安全保障能力。

43.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健全“平安校园”动态化管理机制和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落实校园安全稳定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安全稳定“四级排查”和安全巡查网格化管理机制。持续抵御防范宗教渗透,抓好重点时间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管理,会同公安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套路贷、电信诈骗专项整治行动、非法集资、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等专项活动和防性侵、防欺凌、防暴力、反恐怖等防控工作。

44.增强教育领域风险防控能力。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推动教育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落地落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完善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机制,用好、教好、学好三科统编教材,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建立教育舆情常态化监测应对机制,推动公众热点问题及时纳入教育决策研究事项。完善医教协同长效机制,深化学校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完善校医培训机制。完善校内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学校师生申诉制度及其他教育救济制度,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十)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5.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落实《甘肃省肃南裕固自治县民族教育条例》和教育系统各类制度,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提高全县教育行政人员执法意识和能力,加大对教育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健全完善教育局权力事项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流程,加大对权力事项的监管和服务。推进学校制度建设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加强对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法治培训、考核。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加大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持体系建设,制定《肃南县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推进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及“法治教室”建设。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依法加强对中小学校的督导,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健全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和限期整改制度,推动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全面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46.不断完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核心,以明确学校、家庭、社会权利义务为重点,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有效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指导学校坚持分类管理、特色发展,通过尊重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地方办学活力、学校活力、教师活力、学生活力,强化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工作的民主监督,构建适切性、协调性的教育体系。

47.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积极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全面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实行多部门、多层级、多区域联合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失信惩戒制度机制。贯彻落实《肃南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加强规范管理,健全课后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把中小学课后服务纳入学校绩效管理,确保课后服务工作科学、规范、安全、有序进行。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采取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个别辅导,扎实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等多形式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效解决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学生和课后负担过重的问题。

48.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行政督促复学和联控联保长效机制,坚持对接公安户籍系统、国家扶贫开发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定期开展数据比对更新,提高教育扶贫精准度,确保“一个不少、一个不漏”的教育脱贫目标。持续抓好教育精准扶贫7类32项惠民政策宣传和落实,着力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两查看一调阅”日报制度,扎实开展“扶智扶志”活动,继续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和农牧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实施各学段“三免两补”教育优惠政策,让农牧村孩子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

49.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严格执行肃南县城乡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等六项学生资助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坚持“精准资助、精细管理、精益求精、精神激励”的工作原则,健全贫困大学生奖励救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继续支持和资助脱贫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确保“应助尽助”“应保尽保”。加大对营养改善计划、教育扶贫、免补和救助等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实行绩效考评全覆盖。

50.认真履行政府教育职责。完善对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教育评价考核机制,督促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健全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统称学校)进行督导的工作机制,指导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依照标准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立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第三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运行机制,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为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委、县政府定期研究教育重大问题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二)协同实施规划。建立健全“县级统筹、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的教育发展责任机制,县直部门单位、各乡镇要加强协同配合,将本规划纳入本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形成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教育部门主动对接组织、宣传、编制等部门,为教育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宣传保障和编制保障,发改、财政、科技、人社、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要细化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度,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大经费保障。继续坚持政府对教育的主渠道投入,依法落实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责任,落实各级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形成权责清晰、依法规范、合理授权、运转高效的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严格落实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公用经费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县政府教育经费增长机制,将落实情况作为政绩考核重要依据。健全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健全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制度,强化全过程监督。严格执行经费分担机制和标准。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把教育经费的每一笔资金用到关键处。

(四)实施重大项目。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发展后劲,以加强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为重点,改善办学条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十四五”期间,计划总投资16122万元,实施中小学科技实验楼、肃南县少年宫、学校校园文化提升改造、肃南一中体育馆、县职教中心实训楼、红湾寺镇教师周转宿舍、游牧民定居工程配套幼儿园、在线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肃南县祁连山研学基地建设等9个重点项目。

(五)加强督查评估。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和中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实施策略,出台针对性政策,调整规划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的监督,将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确保规划总体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附件:肃南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储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