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肃南县城,游客能够方便的停下车用手机记录眼前美景,文化广场传来悠扬的民歌旋律,塑胶步道上晨跑者与祁连山麓的云霞同行。自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这座高原小城以"绣花功夫"推进公共设施建设,全面优化居民生活品质,夯实文明城市创建根基。
在隆畅河畔的塑胶健身步道上,居民杨进喜一家三口正悠闲散步。作为土生土长的肃南人,他对这县城近来的变化感触颇深:“以前河边步道比较窄,也不够平坦,人们散步跑步宁愿选择在马路上也不上步道。自从8公里的塑胶步道建好以后,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极大提升,平日里跑步健身踩着回弹舒适的塑胶,嗅着河边新鲜的空气,跑起来特别带劲,饭后带着孩子散步也不再担心他被地砖绊倒,这对我们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每一位居民、游客的获得感,映射着肃南县创建文明城市的民生逻辑。走进焕然一新的县科技馆,七个主题鲜明的展区次第展开,展示内容涵盖基础科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等,展品互动体验多种多样,特别馆内是VR体验舱,能够让带上VR眼镜的你或飞翔在广阔山河,或遨游在无垠宇宙。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馆内找到并体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真正让科学技术成为居民游客触手可及的生活注脚。科技馆讲解员陈霞向记者介绍道:“科技馆新建展厅每周开放5天,节假日根据实际情况开放,全年开放天数240天以上,主要承担青少年科普教育等工作,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孩子们通过沉浸式体验爱上科学,打造文明育人的立体课堂。”,除科技馆外,图书馆、文化馆都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为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场所,让书香成为文明城市的底色。
另一边,消防志愿者正在指导居民使用新配备的灭火器,这项覆盖县城90栋住宅楼的“平安工程”,为老旧小区铸就消防安全“新防线”。物业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每栋楼每个单元都配了2具4公斤水基灭火器,就像给安全上了双保险,初期火灾扑救时间能缩短5-8分钟,真正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文化浸润到科技赋能,从安全保障到便民升级,肃南县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征程中,始终将“民生温度”作为衡量标尺,4500个免费车位、90栋住宅楼消防器材、8公里生态步道……每个数字背后都是百姓的急难愁盼。
如今,均衡分布的停车位让外地游客感叹“小山城有大智慧”,塑胶步道记录着晨跑者的汗水,图书馆的“书香弥漫”与消防器材的“安全守护”共同编织成小城的幸福协奏曲。当文化甘霖浸润街巷、科技赋能生活细节、安全守护触手可及,肃南用一件件有温度的举措、一项项有质感的服务,书写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民生答卷”,谱写新时代的“肃南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