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肃南立足实际,突出牧区特色,坚持“五治”融合发展,着力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五大平台”,为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走出了一条肃南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一是统筹推进“大综治”。按照“七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社区)、网格、联防组五级联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协调运行机制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目前,已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114个,建立县、乡(镇)矛调中心9个,设立县、乡(镇)、城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2个。
二是统筹推进“大调解”。在全县5乡3镇划分网格122个、联防组771个,配备“两长两员”1018名,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28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618名,涵盖15个行业领域,基本实现了全领域覆盖。目前,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关停退出矿山、水电企业、核心区、缓冲区牧民搬迁、草原补奖政策落实、边界领域生产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涉稳问题和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和稳控,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三是统筹推进“大服务”。深入推进“网格化+十户联防”服务管理、创新实践“网格民情地图”实战导向,大力践行“五治”融合治理,把面向基层的服务资源整合到网格,把事关社会治理、维护稳定、防范邪教、重点管控等责任落实到网格、触角延伸到联防组,拓展“网格+便民服务”“党小组+联防组”“互联网+社会治理”等服务模式,推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落实,延伸服务管理触角,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是统筹推进“大防控”。投资1910万完成“雪亮工程”建设,构建城乡基层“社会治理防控圈”,实现常态化、科学化预测预警预防,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深入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有效分级整合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图像资源,促进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规范管理、安全运行,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规模化、集约化、共享化助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治安在“网内联控”。
五是统筹推进“大平安”。积极探索实践“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实践和总结“网格民情地图”“六小早防范”“亲亲团调解”“5+N调解”“居民微心墙”“道德银行”等特色做法,有效激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治理“大综治、大调解、大服务、大防控、大平安”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巩固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发展成果,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