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乡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围绕全乡“一轴三点四区”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在“党建+文旅”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为推动全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建立组织联动机制,把牢党建引领“定盘星”。聚焦党组织在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引领聚合作用,白银乡积极加入张掖丹霞大景区党建共同体,以“党建引领、互联互助、融合发展”为目标,参与完善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人才共育、难题共解、治理共抓、产业共兴“六共”机制,打破区域壁垒,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为乡内商户群众和丹霞景区运营企业及周边乡镇搭建起沟通协商、共谋发展的有效平台,促进了丹霞景区旅游资源、田园美食游、喀尔喀蒙古族特色乡村民俗文化等要素有机链接,这一举措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
织密联动合作网络,共绘和谐发展“同心圆”。充分发挥党建共同体引领聚合效应,串联周边景区、乡镇资源,联动举办文化展演、摄影采风、户外徒步等活动7场次,聚力提高“多彩白银”品牌知名度。积极推行景村联动、村企联建、成果联享的三联发展模式,有效贯通乡村和市场,七彩丹霞景区每年落实10.04万元,为 240名群众代缴养老保险,同时吸纳32名本乡农牧民群众在景区就业,聘用本地临时用工200余人次,带动了景区周边村落食品销售、民宿餐饮多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民宿经营和旅游服务中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积极协同解决景区开发运营与当地群众利益纠纷及突发安全、舆情事件,通过联席会议、现场协调等方式,让各方遇事多沟通、有事多商量、好事多合作,有效促进了景区与群众之间的互惠共利关系。
构建党员服务矩阵,打造品质旅游“金招牌”。围绕培育“蒙系列”民族旅游特色品牌,着力打造东牛毛村喀尔喀特色村寨、西牛毛村喀尔喀民俗体验区、白银村丹霞田园综合体验区等文旅产业发展载体,推动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与旅游服务、诚信经营深度融合,组织从事文旅服务及相关产业党员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活动,在经营场所设置文明志愿服务岗3个、党员责任区4个、党员示范岗3个,累计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民俗文化讲解、简单医疗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人次。
常态化组织市场监管、派出所等单位,对从事农牧家乐、民宿、商超等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党员经营户经营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逐一摸排,在推选“优秀共产党员”和评树道德模范时,优先考虑服务态度好、诚信经营的“党员经营户”,引导商户共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文旅市场健康发展。
下一步,白银乡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和优势,向实发力,向新而行,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保障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