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康乐镇紧紧围绕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众关切,以实际行动主动践行“为民”初心,用真情实意主动履行“爱民”使命,通过一系列更显温度、更暖民心的举措,坚决守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保民生,兜牢底线夯基础。健全完善群众困难发现解决、保障闭环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力度,紧紧对标“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硬杠杠”,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立足“大数据”+“小网格”开展线上入户、线下恳谈300人次,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构建“数据对比、动态预警、主动摸排”三联体系,运用民政、医保、残联等多部门数据“精准画像”,第一时间“锁定”追踪“沉默少数”25人,推动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纳尽纳。今年以来,新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户25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1人,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资金共计210.1万元,惠及困难群体众871人次。
重养老,提质增效强供给。锚定服务质量“提质增效”和服务体系“补链强链”,以春节、重阳节等时令节点为契机开展“美食分享”“趣味运动”“才艺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6场次,大力弘扬敬老爱老道德风尚,浓厚全社会“关爱银发”氛围。聚焦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在养老机构开展暖心助餐服务27人次,量体裁衣制定“年龄分层、困难分级”方案,发放助餐补贴9396.27元,稳托起“舌尖”上的幸福晚年。持续畅通服务供给链条,推行“不来即办”“不来即享”,为全镇82名符合条件的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6.6万余元,为全镇556名65岁以上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1.1万余元,为60余名70-79岁高龄残疾人发放补贴18450元,全力推动老年人权益从“纸面受益”向“现实福祉”跃迁。
优服务,织密网格延链条。聚力破解行动不便群体“办事难、跑腿累”的困境,构建“志愿服务、网格直达”上门帮办体系,成立“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政策讲解、代办帮办、纠纷化解服务180场次,实现群众需求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敲门”转变。扎实推进县列12项为民实事落地见效,立足“点对点”宣传,“心贴心”服务。协助县医院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展白内障免费手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针对9-18岁女童有序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目前正在开展第2剂接种,全镇700余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员县级基础养老金全部提标,力促民生实事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下一步,康乐镇将持续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落实各项利民、惠民政策,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服务水平,让温暖幸福成为“民生答卷”中最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