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动态 > 乡镇动态

红湾社区:多元联动“官方带娃”萌娃暑期“有去”更“有趣”

发布时间: 2025-07-30 17:30 来源: 红湾寺镇 作者: 马文静 张丽梅 背景色:

暑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家庭看护的“真空期”。双职工父母上班无暇顾及,老人看护精力难以为继,校外托管要么费用高,要么课程单一……面对这一普遍存在的“暑期难题”,红湾社区联合团县委、县总工会,组织大学生志愿团队等力量,推出多样化公益托管服务,以“官方带娃”模式让孩子们假期“有去处”更“有趣味”。

服务先行,抢占护苗“黄金档”

“红湾社区托管班刚开办,我就将孩子送到这里,写作业、做手工参与各类活动,即解决了看护问题,又能学到不少东西。”王小洋家长的话道出了众多双职工家庭的心声。

社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网格员深入走访辖区群众,精准掌握留守儿童、双职工子女数量与服务需求,按照年龄分布、学业薄弱点和兴趣特长细化分类管理,实现“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同时,整合多元力量,采取“授课+托管+研学+公益”服务模式,由团县委、县总工会牵头,组建起一支有经验、有爱心、有耐心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设立“课业辅导组”“兴趣拓展组”“安全教育组”,确保托管服务“有人管、管得好”。

多元课程,搭建成长“彩虹桥”

“托住”容易,“托好”关键在于“有料”。红湾社区从孩子实际需求出发,联合团县委、县总工会、县科协、县图书馆等共驻共建单位,整合优质资源,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开启孩子“快乐+”成长之旅。基础课上,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作业辅导团”,按年级分组答疑,避免孩子回家“作业战”。特色课程上,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民族刺绣,让孩子们在指尖流转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古籍科普讲座暨线装书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近距离体验线装书制作,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实践课更“接地气”,通过“民族知识小课堂”“民族团结手拉手”等活动,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学习民族舞蹈、制作蛋糕等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加深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每天一小时的互动游戏时间更是欢乐不断,“萝卜蹲”“你说我做”等趣味运动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与反应力;“益智大富翁”“猜谜语”等益智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积累知识、提升表达能力,整个托管班充满欢声笑语。

安全保障,守护童年“平安线”

“孩子在这里,我们一百个放心!”每天接送孩子时,家长们总会对社区工作人员念叨这句话。这份安心,源于红湾社区为托管班筑起的全方位安全屏障。

社区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托管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志愿者轮值职责,实行“每日三查”机制,课前检查活动场地消防设施、电器设备是否完好,课中关注孩子活动状态以防磕碰打闹,课后清点人数并与家长无缝对接,确保“来有登记、走有确认”。针对暑期高温、暴雨等天气特点,专门配备饮用水、应急雨具,制定突发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防溺水、防触电、防拐骗等安全演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自救自护技能,筑牢安全防范意识。

下一步,红湾社区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各方志愿服务力量,不断丰富拓展托管内容,全力帮助少年儿童度过一个有意义、有趣味、有收获的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