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肃南县大河乡政协委员工作站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原则,认真践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协商要求,不断丰富协商载体、规范协商程序、提升协商质效,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新路径,多措并举,推动平台向基层延伸、与基层协商融合互促,全面激发起基层治理“新动能”。
聚焦党建引领,搭建协商平台。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搭建协商民主议事平台,注重政协工作与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同拍、同步、同心、同向,真正做到“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呼什么”,着力在化解矛盾、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中展现政协作为。先后组织委员就全乡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文明城市创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观摩视察,并邀请县级委员走访群众代表13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3场(次),开展协商议事会4场(次),针对关系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年初,为有效应对降水量减少、牧草返青迟、产草量下降等问题,保障牲畜平安越冬,乡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委员、各村负责人进行实地走访、入户调研,充分了解各村饲草料储备及接羔育幼情况,及时召开会议专题协商讨论,通过多方协调,争取抗旱资金32万元,为341户农牧民发放抗旱饲料106吨,切实保障了牧民群众生活和畜牧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基层发展。坚持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委员工作汇报,在协商议事议题的选择上坚持民生优先,将委员个体的“点”和社会的“面”贯通起来,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乡党政班子及议事会成员走村入户深入一线,及时掌握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和各项扶持绿色畜牧业转型发展政策落实,对产生的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力求在协商议事中化解难题,真正使协商议事切中问题要害,温暖群众心坎。
聚焦走访调研,突出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创新协商形式,采取“党建+协商”、“会场+现场”、“对话+书面”、“线上+线下”等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协商方式,以多种形式拓展议事广度。依托综治“民情医院”载体,推行“12345”(一张网格绘织民情地图、两次议事掌握村情民意、三项制度厘清问题症结、四级联动确保办结实效、五日答复回应群众关切)工作方法,设立以党员联系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家院落为议事平台的“邻里小院”18个,采取“1+X”党员联系户模式,对各自联系户每月开展一次“上门问诊”走访活动和“邻里小院”集中议事活动,并因地制宜,将“草原帐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作为辅助阵地,切实将政协协商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协商,汇聚多方力量,集中建言献策,形成协商共识,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取得实效,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大河乡将紧密结合县、乡中心重点工作,立足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聚焦党委、政府重点推进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展协商,让政协协商更加贴近群众、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