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噪音扰民、楼上漏水楼下被泡……在红湾寺镇,遇到这些麻烦事,你可别着急!这里活跃着一批由优秀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热心居民等组成的“法律明白人”,他们讲政策、拉家常、说道理,充分发挥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传递员”、法治创建“监督员”作用,释放法律服务新效能,为社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全方位提高能力素质。严把学前遴选关。优先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妇联干部、人民调解员、小组长、网格员、“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中遴选培育对象,由社区“两委”推荐,择优选择法律素养、道德品质、个人修养高的居民为初选对象,经社区公示、县镇两级审核后,方可参加任前培训。严把任前培训关。依托甘肃省“法律明白人”网校平台以“视频授课+案例学习+结业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法律明白人”任前培训工作。建立红湾寺镇“法律明白人”微信学习交流群,通过推送法律知识、分享法治案例、在线答疑解惑,常态化开展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采取专题学习、现场教学、实践观摩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治素养,增强法治实践能力。严把使用管理关。建立“法律明白人”档案,强化台账管理,对“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处、参与法治实践等情况记录归档,将“法律明白人”培养与发展党员、评选文明户、文明家庭等有机结合,切实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做优做强。目前,共开展“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训 3 次,组织观摩实践活动2次,培树“法律明白人”10名,实现了社区网格“法律明白人”全覆盖。
多维度促进发挥作用。当好法治建设推动者。依托“网格化+十户联防”机制,推行“1+10+N”工作模式,由1名“法律明白人”联系10名联户员,联系若干家庭,实现“法律明白人”以点带面,覆盖所有社区网格,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米。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抓手,引导“法律明白人”参与居民公约制定,协助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使“法律明白人”成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好法治宣传“讲解员”。“李奶奶,我们是普法志愿服务队,今天来宣传防范养老诈骗知识……”积极推动“法律明白人”服务进网格,入楼院,将为民服务由传统的“坐班式”服务转变为上门式服务,在拉家常、说家事中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扩宽了基层治理触角,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聚焦“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邻”距离普法微讲堂为平台,组织“法律明白人”在社区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将居民关注、讨论热烈、应用普遍的法治知识搬上课堂,以身边人和身边事为例以案说法,引领崇法向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以来,“法律明白人”共参与普法宣传活动30场(次),参与居民1200余人次。当好矛盾纠纷“和事佬”。辖区居民王某务工受伤后达成的赔偿协议存在争议,不知该如何处理,恰巧遇到了“法律明白人”易朝霞。在“法律明白人”的告知下,王某来到红湾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调解后,达成人民调解协议,并申请了司法确认,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今年以来,红湾寺镇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血缘、亲缘、地缘“三缘”优势,积极推动“法律明白人”参与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综治维稳等工作,利用乡情、亲情、友情“三情”资源,及时掌握、反映居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努力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目前,“法律明白人”参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5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2件,调解成功32件,调解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