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生态环境局肃南分局立足职能定位,以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靶心,精心谋划、精准发力,打好“摸底、暖心、助企”三张关键牌,持续提升工作质效,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为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注入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力量。
打好“摸底牌”,精准把脉企业需求。 肃南分局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调研摸底工作。一是建立“一企一档”信息库。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系统梳理企业在环保审批、污染治理、技术升级、政策理解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与实际困难,形成动态更新的企业信息档案。二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精度。依托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非现场执法等现代化手段,结合实地核查,对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与评估,精准识别企业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三是畅通问题收集渠道。通过设立环保服务专员、开通企业环保咨询热线、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形式,构建线上线下畅通无阻的问题反馈通道,确保企业呼声第一时间传递、企业难题第一时间掌握,为后续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深度摸排,分局准确掌握了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为服务举措的精准制定提供了坚实依据。
打好“暖心牌”,真情实意纾困解难。在精准掌握企业需求基础上,肃南分局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将政策、技术、温暖送到企业“家门口”。一是推行“点单式”政策辅导。针对企业在环评审批流程、新污染物治理要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惑,组织业务骨干上门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政策解读和申报指导,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二是组建“专家服务团”下沉帮扶。邀请行业专家,深入生产现场“把脉问诊”,对企业面临的特定环保技术难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建议,帮助企业提升治污效能。三是实施包容审慎柔性监管。对非主观故意、首次轻微且未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在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的前提下,依法依规运用行政指导、约谈提醒、批评教育等柔性执法方式,给予企业必要的容错纠错空间和发展信心。如针对某企业提出的危废管理技术难题,分局迅速组织专家现场勘查,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并协助联系处置单位,化解了企业后顾之忧,企业负责人感慨:“这真是送到了心坎上的帮助。”
打好“助企牌”,优化服务提质增效。聚焦企业最为关切的行政审批效率与发展空间问题,肃南分局刀刃向内深化改革,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一是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对符合要求的报告表项目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对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提前介入、专人跟踪、全程服务”模式,推动项目环评审批提速增效。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服务。积极协助企业解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关键要素的调剂与获取难题;主动为有技改、扩产需求的企业谋划污染减排路径,拓展发展空间。三是搭建沟通桥梁促协同。积极对接上级生态环境部门,争取政策与技术支持;同时,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水务、林草等相关部门的横向联动,建立信息共享、会商协作机制,形成服务企业发展的合力,共同解决企业在项目落地、生产运行中遇到的跨部门协调难题。通过一系列助企实招,为企业发展“提挡加速”。
肃南分局通过“摸底”明晰方向,“暖心”凝聚共识,“助企”破解难题,有效提升了服务企业的精准度与实效性。下一步,分局将持续巩固深化“三张牌”工作成效,不断探索服务新机制、拓展服务新内涵,以更优的生态环境服务“软环境”催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为肃南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更好、更有利的生态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