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肃南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全面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之路。
执制度保障之“笔”,雕琢绿色发展底色。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单一手段”到“多元共治”的转变,持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多措并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生态环境安全之“稳”、高质量发展之“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通过攻坚行动的“精准发力”、制度创新的“久久为功”、全民参与的“共同努力”,最终将“绿色”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该县被评选为全国首批15个“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试点县之一,成功入选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并荣获全省86个县区10个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之一的荣誉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执保护优先之“笔”,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和综合账,细化实化生态保护举措,统筹抓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生态安全有屏障、绿色发展有动能、民生福祉有提升”为目标,持续发力做足做好绿色文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新增长点。去年以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争取资金1.8亿元实施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喇嘛湾不稳定斜坡治理、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工程,完成围栏封育2000公里,改良退化草原157.7万亩,人工造林120亩,义务植树10万株,鼠虫害治理15万亩。
执重点突破之“笔”,夯实民生福祉根基。坚持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绿色发展不动摇,以精准攻坚与协同治理为抓手,将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入民生保障,通过“硬措施”啃下污染防治“硬骨头”,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攻坚靶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升级、城乡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执法职能,进一步加强燃煤、烟花爆竹、“四烧”、扬尘等重点工作,确保PM10、PM2.5均值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开展“守护2025”祁连山专项检查行动,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铁脚板+大数据”监管模式;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开展甘青两省跨区域联合执法检查,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向纵深推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环境质量问题,将绿色理念嵌入产业升级、城乡建设各环节,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良性循环,以绿色发展“底色”绘就民生幸福“主色”。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下一步,肃南县将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治理机制,推动形成“系统化谋划、精细化落实、协同化推进”的“三位一体”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促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绿色产业与美丽家园交相辉映,坚决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绘就一幅“山青、民富、村美”的时代画卷。